琼花会馆

添加收藏
琼花会馆


        广州在汉晋时已是外贸名城,唐代更是世界著名大港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,为本土戏曲的孕育与诞生打下重要的物质基础。宋元时,我国戏曲艺术形成基本特征与规模,广东多中原移民,居民中亦不乏戏曲艺术爱好者。外省戏曲剧种,早在宋元时已传入广东,繁荣的广州更吸引外江班(入粤演出的外省戏班)。元末,广州已有用粤语唱地方戏曲的歌女。明清时,广州府各业更为兴旺,外江班更多到来演出。今广州博物馆馆藏石刻、列于碑廊中的《重修外江梨园会馆碑记》可以证明清乾隆年间广州城内外江班之多。此碑原放于解放中路魁巷的外江梨园会馆之中(同类碑还有数块)。碑文大意是说:外省来粤的新班,都要加入外江梨园会馆,方算官方承认的戏班,可以演出,否则不准演出。外江梨园会馆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,此碑乃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重修会馆时所刻,碑文所列的有湖南、江西、安徽等省的十多个戏班,其中仅安徽的就有八个。

        自明代起,昆、弋、汉、徽、秦、湘等外来戏班的兴旺,激发了本地戏剧爱好者的艺术细胞,逐渐便有本地人在学习外江班的同时,加进自己创作的新形式,从自娱自乐到走上舞台,作公开演出。
 
        明代中叶起,珠江三角洲农村已建有固定的石戏台。成化年间(1465-1487年)广州府百姓子弟已有组班以演戏为生,但这种戏剧还未有命名,俗称本地班。直至明万历年间,在佛山、广州等地,以地名为这个新兴剧种命名为“广班”,也称“广府戏”。广班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演出,大受百姓欢迎,还到过粤东、海南岛演出。
 
        清初,广班演出已有自己的特点:独唱加和声;重视锣鼓的使用,气氛热烈;吸收外省声腔曲调,融入本地民间曲调与歌谣夹入粤语演唱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魁巷内的老墙(钟哲平摄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清代外江梨园会馆碑,现藏于广州博物馆碑廊(钟哲平摄)

        广班艺人虽被到广东当官的外省人贬称为“土优”,演唱时“蛮音杂陈”,但广班由于适应广府本地百姓的欣赏习惯,逐渐多在民间节俗的演戏酬神中演出。明代佛山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,经济发达,故演戏多,广班也多;广州为外贸、商业皆繁盛的城市,广班也不少。因此,清代同属广州府的佛山、广州均为粤剧的发祥地。
 
        广班除改编外江班的戏外,也有演以岭南地方社会生活为题材的戏,唱词道白多是
大众化语言,显现了岭南文化的大众性特色。因此,正统的官员起初不喜欢广府戏,只允许他们到乡村演出,但后来广府戏与民间节日紧密相连,赢得包括土大夫阶层在内的观众的赏识,官衙中演戏也请广班演出。
 
        当时虽已有一些固定戏台,但乡间演戏还是搭棚演出的居多。由于戏棚用竹木所搭,易引起火灾,故戏班祈求据说是火神的三眼天神华光保佑。供奉华光的庙宇,佛山叫琼花宫,广州叫琼花庙,俱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建。今佛山尚存当年戏班码头的石碑,上刻“琼花水埗”等字。广班艺人常在琼花宫(庙)求神保佑,并议事、切磋技艺。
 
        清代雍正年间,北京知名戏曲艺人张五(名骞,绰号摊手五),因演出讽刺官府的剧目遭缉捕,南来广东,居于佛山大基尾,得当地艺人掩护。张五唱做念打俱佳,遂把全部技艺及“江湖十八本”剧目教给当地艺人,还协助广班艺人组织起艺人行会琼花会馆,协调组班与接洽订戏事宜。故后来粤剧行会把张五奉为‘前传后教张骞先师”。
 
        在此时或更早,广州也有琼花会馆,地址在太平门外十八甫一带。《广州城坊志》的“琼花直街”条目下,记有“琼花为梨园会馆,在太平门外”。清代梁九图的《纪风七绝》收康熙年间进士徐振的《珠江竹枝词》,其自注也有提及此内容。雍正年间,江苏人绿天来广东当官后写的《粤游纪程》中提及:广腔班一唱众和,蛮音杂陈,凡演一出必闹锣鼓良久,再为登场。他还提及广州府题扇桥是戏班艺人聚集之地,这“题扇桥”即地近广州南海神庙西庙(今文昌路口广州酒家北侧)的德兴桥(今文昌南路稍南与下九路交界处)。此处地近文昌庙、南海神庙,逢年过节必在庙前搭棚演戏,故能吸引艺人聚集。广班艺人下乡演出,坐的是涂成红色的船(人称红船),一般大班拥有两条红船,称天、地二艇。天艇住文角行当人员及音乐员,设办事铺位;武角人员住地艇,设有练功夫的木人桩。清代乾隆年间,广州因官府喜爱看外江戏,故大批外江班充斥广州,广班相对较少,但新会却有不少广班演戏,演戏的锣鼓声常响彻街头。最多广班的是佛山,每到年底腊月,万福台等知名戏台天天有广班演戏,故佛山琼花会馆特别扬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