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府戏的剧目与唱腔

添加收藏
广府戏的剧目与唱腔
 

        从明代至清中叶,广班上演的剧目,内容主要是帝王将相、才子佳人以及社会上贫贱富贵等生活际遇,既有道德说教也有反映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理想的。广班开台例戏是《八仙贺寿》、《跳加官》。常演剧目有“江湖十八本”(其中十一、十四、十六、十七均佚):《一捧雪》、《二度梅》、《三官堂》(一说《三观塘》)、《四进士》、《五登科》、《六月雪》、《七贤眷》、《八美图》、《九更天》、《十奏严嵩》、《十二道金牌》、《十三岁封侯》(或《十三岁童子封王》)、《十五贯》、《十八路诸侯》。还有《白蛇传》、《举狮观图》、《打洞结拜》、《花云带箭》、《西河会》、《柳荫记》、《薛平贵》、《珍珠塔》、《杨家将》等。随着社会矛盾加剧,广府戏的剧目也有变化。如清道光、咸丰年间,社会上时有农民暴动,广府班也编演了反映官逼民反、劫富济贫等内容的剧目,如《梁山起义》、《黄花山》、《薛刚反唐》、《半山血》等。这类戏最令官方讨厌,斥之为“最足坏人心术”,但却颇受贫苦百姓所欢迎,对后来李文茂起义得到百姓支持也有影响。这类表现反压迫、歌抗暴的剧目,在李文茂起义失败后急剧减少,到了辛亥革命前后又大量出现。此是后话。
 
        广班的乐器有文武锣鼓、大钹、小钹、二胡、三弦、琵琶、月琴等,音乐重锣鼓,舞美重华丽,表演重南派武功。
 
        广府戏的唱腔称为广腔。道光年间以前,主要声腔是秦腔(梆子腔)、昆腔和弋阳腔。道光后期起,弋阳腔特别盛行,此因弋阳腔句调长短、声音高低均较自由,可以随心人腔,适合本地艺人把方言俗语、民间歌谣插入而唱。二黄腔是乾隆时大批入粤演出的徽班所带来的,至道光后期已被广府班吸收。咸丰初年,广府班已唱梆子、二黄戏。二黄的吸收,使广府戏唱腔渐向梆黄腔转化。梆子高亢激越(士工线),二黄柔和温婉(合尺线)。从梆子为主到梆黄并重广府戏遂更加独具风格、特点鲜明了。
 
       演出场地的变化也促进了广府戏的发展。以木石建成的固定舞台,广府人称之为“梗戏台”,至今仍存的佛山祖庙万福台最为著名。万福台(初名华封台)建于清顺治十五年(1658年),形制精巧、华丽壮观。据说清代佛山有34座戏台,其中当代了解到的有11座。广州的戏台有西关的医灵庙华光庙等戏台,还有会馆戏台。晚清仍存的有西关天后庙、三界庙和北帝庙等戏台。最著名的是东郊南海神庙戏台,此台筑于江边,台基以花岗岩石垒砌,高近2米,宽近12米,深4米多,演出时两侧搭副台,颇为壮观。此因每年农历二月十三至十五是南海神诞(俗称波罗诞),除附近各乡集资演戏酬神外广州附近各城镇均有不少人到此观光,热闹非常。这一方面刺激了广班的演出,另一方面演出也增加了这一带的节日气氛。南海神庙戏台在民国初年尚有“人寿年”、“日月星”等名班来演出,至1925年前后才被毁。
 
       道光二十年(1840年),江南人史某在今广州吉祥路地段开设了广州首家戏园庆春园。这是园林式茶园,也请戏班来演戏,观众边品茶边看戏。探花李文田曾为该园撰联云:“东山丝竹;南海衣冠。”以后,广州相继出现西关怡园、锦园,南关庆丰园、听春园等演戏场所。至19世纪50年代才因战乱及禁演广府戏等原因而停业。